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司司長 鄭昕
“按照國務院領導同志的要求,我們正在會同有關部門抓緊研究完善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一攬子政策建議。”
中小企業在擴大就業、推動經濟增長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具有全局和戰略性的重要意義。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發展,制定了一系列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方針政策。各地區、各部門采取有效措施,認真貫徹執行,中小企業發展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
2011年主要工作
2011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總的來看,我國中小企業繼續向著平穩較快方向發展。與此同時,部分行業和地區的一些中小企業出現生產經營等方面的困難,反映出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領導同志多次做出重要批示,要求有關部門采取措施加以解決。在部黨組領導下,我們認真履責,緊緊圍繞加強政策協調、出臺中小企業劃型標準、做好“十二五”中小企業成長規劃、推進服務體系建設、促進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等中心工作,堅決落實國務院領導同志的重要批示,全力做好各項工作。
(一)加強政策協調。按照國務院領導的批示,我們會同有關部門開展密集調研,摸清情況,多次召開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會議,研究提出針對小型微型企業的金融財稅、創新發展、結構調整、服務體系完善等方面的政策建議。經過近一年的反復溝通,在財稅、金融等相關部門的支持下,研究提出了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建議。10月12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第175次常務會議,研究確定了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金融財稅政策措施。這是繼國發36號文件之后,國務院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又一重大舉措。11月22日,張德江副總理在江蘇主持召開部分地區中小企業工作座談會,對中小企業下一步工作進行了部署并提出了明確要求。
(二)修訂發布中小企業劃型標準。中小企業劃型標準是制定和實施中小企業政策的重要基礎。為加強分類指導,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我們與國家統計局牽頭成立了中小企業劃型標準修訂工作組,分行業、分指標、分區間對26萬多條數據進行反復測算,廣泛聽取意見,數易其稿。經國務院同意,6月1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統計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正式向社會公布了新修訂的中小企業劃型標準。新標準增加了微型企業標準,突出了國家扶持小型微型企業發展的政策取向。行業覆蓋范圍擴大,基本涵蓋國民經濟主要行業,并將個體工商戶納入新標準參照執行。
(三)編制發布“十二五”中小企業成長規劃。該規劃是我國第一個中小企業發展規劃,全面總結了“十一五”時期中小企業發展的基本情況,分析了未來5年國內外經濟形勢,系統提出了“十二五”時期促進中小企業成長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重要措施,充分體現了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時代要求,把解決制約中小企業科學發展的突出矛盾作為規劃的重要任務,并落實到4個行動計劃和2個關鍵工程,是“十二五”時期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指導性文件。
(四)財稅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中央財政3年累計安排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各類專項資金360億元,為歷年來增長最快的時期。對小型微利企業實行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政策。對非營利性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再擔保機構從事擔保業務取得收入,3年內免征營業稅。取消31項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和20項社團收費。積極推動中小企業加強財務管理,《小企業會計準則》已經下發實施。
(五)努力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認真落實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金融政策以及工業和信息化部與4大國有商業銀行簽訂的合作備忘錄,加強與金融、財稅部門的政策協調,研究提出政策建議,積極推進中小企業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同時,綜合運用稅收優惠、業務補助等方式,提高擔保機構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擔保能力。會同財政部安排中小企業擔保服務補助資金14億元,支持540家擔保機構,為8萬戶中小企業提供4200億元貸款擔保。
(六)積極引導中小企業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在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15億元支持中小企業加強專業化生產,發展新興產業。繼續安排30億元中小工業企業技術改造資金。深入實施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程和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工程,會同有關司局推動建立促進中小企業節能減排的政策激勵和約束機制。
(七)加快推進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了99個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各地認定了1131個省級公共服務平臺。加強小企業創業基地建設。大力實施國家中小企業銀河培訓工程和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素質提升工程。實施中小企業管理提升計劃,在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4.8億元,支持566個中小企業素質提升項目。成功舉辦第8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
(八)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按照中央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的部署,工業和信息化部與中央統戰部等部門組成全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創先爭優活動指導小組,赴寧夏、四川等10多個省(區、市)進行專題調研,參加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紀念建黨90周年座談會,參與組織編寫簡報200余期。
2012年工作重點和措施
(一)抓緊研究制定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意見。按照國務院領導同志的要求,我們正在會同有關部門抓緊研究完善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一攬子政策建議,重點在推進結構調整、提升創新能力、健全服務體系、提高企業素質、加大財稅支持、改進金融服務等方面研究制定具體措施。
(二)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的扶持小型微型企業發展的金融財稅政策。配合有關部門,落實已出臺的金融財稅政策,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減輕企業負擔,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聯合金融部門,加強信貸政策和產業政策的結合,重點支持符合產業政策的中小企業發展。落實工業和信息化部與4大國有商業銀行簽訂的合作備忘錄。用好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專項資金和稅收政策,繼續推進有條件的地方設立完善中小企業信用再擔保機構。
(三)全面實施“十二五”中小企業成長規劃。充分發揮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的積極性,加大對地方中小企業管理部門的指導,與各地區、各部門形成合力。圍繞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突出重點,抓好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程、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絡建設工程和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建設計劃、創辦小企業計劃、中小企業管理提升計劃、中小企業市場拓展計劃等2個關鍵工程和4個行動計劃的組織實施,為實現中小企業發展環境持續改善,創業創新活力進一步增強,產業結構明顯優化,經營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生存能力、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整體發展質量全面提升,社會貢獻更加突出的總體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四)引導中小企業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積極支持吸納就業和科技創新的小型微型企業發展,進一步加大技術改造支持力度,加強節能減排,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推進中小企業兩化融合和軍民結合。加快信息技術在中小企業核心業務環節的普及推廣和深化應用。鼓勵和支持中小企業為大企業提供配套,走“專精特新”的發展道路,引導中小企業提高管理水平,繼續實施國家中小企業銀河培訓工程。
(五)加強服務體系建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重點培育好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逐步建成覆蓋全國的公共服務平臺網絡,鼓勵和引導服務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優質服務。穩步推進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的改革創新,進一步提高影響力。籌備辦好第7屆APEC(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中小企業技展會,推進中德中小企業合作示范園建設,執行好第2期中德政府合作培訓項目。按照新的中小企業劃型標準,推動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分類統計、監測、分析制度。配合中央統戰部在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和黨員中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加強調研,跟蹤中小企業發展態勢和政策落實情況,及時發現問題,提出政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