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司長 張相木
“加快推進結構調整,下大力氣改造提升傳統裝備制造業,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構建現代裝備制造體系,推動裝備工業轉型升級,保持裝備工業平穩較快發展。”
今年以來,裝備工業司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順應國內外形勢新變化新特點,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推進結構調整,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構建現代裝備產業體系,努力促進裝備工業健康發展,為工業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做出了貢獻。
2011年主要工作
(一)完成規劃編制工作
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編制體系,裝備工業司編制完成《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國家中長期航空工業發展規劃》,已上報國務院審批;編制完成《船舶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高端裝備制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含子規劃《智能制造裝備“十二五”發展規劃》、《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即將發布;編制完成《機械基礎件、基礎材料和基礎制造工藝“十二五”發展規劃》,已正式發布。
(二)完成科技專項年度任務
重點抓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重大專項:編制完成專項“十二五”實施計劃并通過三部門綜合平衡;編制完成專項2012年年度計劃;編制下發了課題驗收管理暫行辦法等文件,并完成70余項課題驗收。大型飛機重大專項:大型客機完成預發展階段工作,進入詳細設計階段;大型商用發動機驗證機研制工作已全面啟動;繼續組織實施好民用飛機、高技術船舶等重點行業科研計劃。
(三)完成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發展工程論證
按照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完成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工程、支線飛機和通用航空產業化工程、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及關鍵部件創新發展工程、深海工程裝備發展工程、智能制造裝備創新發展工程等論證工作。組織實施了2011年度智能制造裝備發展專項。
(四)大力推廣節能與新能源汽車
一是開展節能汽車推廣目錄審查、節能汽車核查和節能汽車補貼政策調整等工作,協調落實好節能汽車推廣政策工作。二是加強25個城市公共領域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試點示范和6個城市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等工作。聯合相關部委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督導工作。三是加快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有關標準制訂工作。完成電動汽車充電接口、電動乘用車技術條件等一批新能源汽車標準制訂,完成重型商用車油耗試驗方法和限值等標準的制訂和發布。四是聯合相關部門制訂發布《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管理細則》,組織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申報和審查工作。五是會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落實車船稅實施條例,對節約能源、使用新能源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給予減免車船稅政策。
(五)積極推進裝備工業企業技術改造、質量品牌建設
制定了汽車、船舶、裝備制造業2011年重點產業技術改造年度重點支持領域以及中央專項技改資金重點支持領域。辦理汽車投資項目備案審查。組織實施新舟60渦槳支線飛機精品工程、H425直升機精品工程、超大型油輪、超大型礦砂船等精品工程。配合財政部、農業部做好農機具購置補貼推廣目錄的補充完善,提高質量管理和售后服務水平。
(六)加快制定裝備工業行業政策、標準和法規
制定發布《農機工業發展政策》和《聯合收割(獲)機和拖拉機行業準入條件》。組織落實重大技術裝備關鍵零部件進口減免稅政策。開通運行中國汽車燃料消耗量網站。編制《“數控一代”裝備創新工程行動計劃》。修訂《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創新指導目錄》。搭建工程機械液壓件產業化及應用協同工作平臺。加強裝備工業標準制修訂,啟動電動汽車綜合標準化工作,制定船舶工業標準體系。編制《民用飛機發展促進條例》,制定汽車油耗管理辦法。
(七)加強經濟運行監測分析
加強裝備工業經濟運行分析監測。編制發布《裝備工業經濟參考》、《國家重大技術裝備》簡報。加強重大技術裝備網建設,加大裝備工業宣傳。
2012年工作思路
2012年工作的基本思路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型升級為主線,以全面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為根本任務,圍繞建設裝備制造強國戰略目標,主動順應國內外形勢新變化新特點,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推進結構調整,下大力氣改造提升傳統裝備制造業,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構建現代裝備制造體系,推動裝備工業轉型升級,保持裝備工業平穩較快發展。
重點任務如下:
一是大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二是加快推進重點產業優化升級。
三是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四是著力推進基礎零部件、基礎材料和基礎工藝發展。
五是加快發展裝備工業現代制造服務業。
六是加快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