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3日, 中機聯專家委召開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專題研討會, 圍繞機械工業節能機電產品及生產過程節能減排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交流研討。專家委有關委員、工信部經濟運行協調司孟鴻凌處長、中機聯有關部門負責人和專業協會領導與專家近三十余人參加了研討會。中機聯執行副會長、專家委副主任蔡惟慈主持了會議。
與會專家根據“十二五”期間機械工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重點任務和節能減排目標,立足本行業的特點,結合近期行業內節能減排工作的新情況分析現狀和問題,并提出對策建議及措施。會議認為:1、節能減排技術改造進程加快,骨干企業單位能耗明顯下降;2、除個別行業外,’工業產品再制造’進入高速發展期;3、行業內出現一批量大面廣的節能機電產品,成績顯著,但部分高能耗、高污染產品仍在市場上大量流通;4、部分行業小企業較多,節能減排工作首先面臨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產業集中度的難題;5、部分地區地方政府仍將GDP作為政績考察依據,對企業生產過程排污缺乏監督管理;6、國家近期發布了一系列的節能產品鼓勵目錄,但支持力度仍顯欠缺;7、軸承等行業對發達國家行業能耗、物耗、排放水平、先進技術應用情況缺乏了解,推動行業工作存在障礙。
蔡惟慈副會長在會議總結中指出,相較于其他工業行業,機械行業要兼顧自身生產過程節能降耗與節能產品的開發生產,節能減排工作更為復雜。面對未來的節能減排工作,蔡惟慈副會長強調 “責任重大,任務艱巨;一抓多措,加快轉型;著眼實效,落實抓手”。“責任重大,任務艱巨”,工信部對整體工業節能目標進行調整,到“十二五”末期單位能耗較“十一五”時期下降22%,與鋼鐵、冶金等行業相比,機械工業理應為國家工業的“十二五”目標做出更大貢獻,機械工業可以通過產品結構調整創造更大的進步空間。“一抓多措,加快轉型”,節能減排就是單位能耗產生的更高產出,是產品結構升級、工藝優化,是企業效益效率的改善,是管理精細化,是現代制造服務業的發展,節能減排既是目標,又是促進產品結構升級的重要抓手。“著眼實效,落實抓手”,會議交流了很多新做法、新思路和新建議,值得借鑒與推廣,如機械工業節能減排中心開辟新渠道,由工信部出面發布了“節能減排產品推薦目錄”和“淘汰產品目錄”;通用行業由過去推動單機節能調整為與客戶合作推動成套系統的節能減排;電工行業提出,建立能效標準推動節能產品發展已在世界范圍內達成共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