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長達6年的討論,2007年6月1日,歐盟REACH法規正式生效,這將使中國面臨入世以來最大的貿易壁壘。業內專家指出,該法規的實施將影響中歐之間90%以上貿易額,導致中國化工生產總值下降0.4%。為減少沖擊,全國外貿重點地區均建立了應對REACH法規的專門機構。
由于所有物質檢測和注冊的費用均需由企業承擔,所以,保守估計國內企業為REACH法規所要負擔的成本超過5~10億美元/年。
REACH法規全稱為《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許可和限制法案》。它將取代歐盟現行的《危險物質分類、包裝和標簽指令》等40多項有關化學品的指令和法規,對歐盟市場上和進入歐盟市場的所有化學品強制要求注冊、評估和許可并實施安全監控。
這項旨在維護歐盟境內居民健康安全的法規也是一種比反傾銷等措施更為嚴格的貿易壁壘。由于其程序復雜及涉及面廣泛,該法規在全球范圍內備受關注。
業內專家指出,它將涉及歐盟市場上約3萬種化工產品、影響中歐之間90%以上的貿易額,中歐化工品進出口總額將下降10%,中國化工業生產總值將下降0.4%,并有可能導致中國20萬化工及相關從業人員失業。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與歐盟在化學品領域的雙邊貿易額超過230億美元/年。2006年,中歐雙邊貿易總額達2700多億美元,歐盟已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表面上看,上述法案只是針對化學品,影響的將是中國化工產品的出口。然而,化學品不過是“冰山一角”,它影響的是幾乎所有商品,因為幾乎沒有商品不使用化工產品。
專家估計,因為REACH法規的實施,中歐貿易將全部面臨影響,家電、紡織、服裝、鞋業、玩具、輕工、電子、汽車、制藥等均將受到波及,整個中歐貿易格局乃至其上下游產業格局都將面臨一次重大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