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訪華,我與中方的一系列討論都很有成果,中方表現出的態度相當開放,并對所談問題很感興趣,這一姿態對加深中歐經濟關系非常有利。”11日下午,歐洲委員會企業和產業司總司長海因茨·祖雷克先生在歐盟駐華代表團向中外媒體這樣表達了他對此次訪問的評價。
祖雷克此次為期4天的訪華行程被安排得滿滿當當。首先,他與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國寶一起主持了“歐盟—中國企業政策對話”,并討論了有關汽車、金屬、紡織品等行業的問題。此外,他還與中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進行了“歐盟—中國法規對話”,與科技部探討了如何在空間領域進行更有效的合作,與國防科技工業委員會討論了有關船舶制造的問題,并與信息產業部探討了有關信息法規的問題。
與此同時,由于歐盟進口玩具的80%來自中國,因此,確保中國生產的玩具符合通行的國際規范、特別是符合歐盟立法中有關安全和環境的要求,就顯得至關重要。所以,祖雷克13日還將赴上海參加中歐“玩具安全”研討會。
對于和中方的會談,祖雷克特別強調說:“此次所有與我們對話的中方部門,都直接關系到當今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產業。無可否認,中國的經濟增長必將影響歐洲的經濟競爭力,而這正是我們進一步鞏固中歐關系、并與中國建立透明、公平、負責任的合作伙伴關系的原因。”
與國家發改委的會談是祖雷克此次訪華的主要目的。祖雷克表示:“我們雙方討論了雙邊貿易、協調立法、產品標準等一系列問題。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和人民收入的增加,中國對進口商品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為了更好地對中國出口產品,歐洲的企業非常希望了解這些新要求,這涉及藥品、汽車、飛機、機械裝備、電器等相當廣泛的領域。”
祖雷克表示,汽車當然是重要話題。中歐雙方此次關于汽車的探討,主要集中在外商如何在中國汽車業投資、中國的法律將如何支持這一投資、中國汽車業將來可能遇到的障礙是什么等問題上。“歐盟認為,政府的角色應該是在市場失效時采取必要的調整措施。歐盟委員會一直力圖避免采取‘選擇性干預’和‘挑選成功者’的措施,尤其在汽車行業就更是如此。此次訪華,我們力圖通過磋商,促使中國改變相關政策,從而使管理者采取國際通行的標準,而不是單一標準。”祖雷克說。
當有記者問到近日頗引人關注的“中歐在汽車零部件進口問題上的爭端”時,祖雷克傳達了歐方的“和平信號”。他說:“歐盟其實并不希望到WTO打官司,而是希望利用目前狀態不錯的磋商,積極同中方溝通,友好合作。”而歐盟駐華代表團團長賽日·安博則更積極地表示,中方目前已明確表示,愿就此問題與歐盟展開討論。安博大使還表示,要和祖雷克一起將這一信息傳回歐盟總部,以使“歐盟委員會作出下一步決策”。
現年56歲的祖雷克出生于維也納。1995年至2001年,他擔任歐洲委員會內部市場總司的副總司長。后又擔任歐洲委員會企業與工業總司副總司長,負責監管政策司、創業政策司、中小型企業競爭促進司,以及航空宇宙、安全、防衛與設備司。從2005年9月起,他出任歐洲委員會企業與工業總司的代理總司長,全面負責該司,并直接向負責企業與工業事務的歐委會委員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