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近日發布《國務院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決定》確定了七項重點任務 :以飲水安全和重點流域治理為重點,加強水污染防治;以強化污染防治為重點,加強城市環境保護;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為重點,推進大氣污染防治;以防治土壤污染為重點,加強農村環境保護;以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為重點,強化生態保護;以核設施和放射源監管為重點,確保核與輻射環境安全;以實施國家環保工程為重點,推動解決當前突出的環境問題。
·環境形勢依然嚴峻 要痛下決心解決問題
《決定》在肯定我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積極進展的同時,強調環境形勢嚴峻的狀況仍然沒有改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過環境承載能力,流經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許多城市空氣污染嚴重,酸雨污染加重,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危害開始顯現,土壤污染面積擴大,近岸海域污染加劇,核與輻射環境安全存在隱患。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造成了巨大經濟損失,危害群眾健康,影響社會穩定和環境安全。未來15年我國人口將繼續增加,經濟總量將再翻兩番,資源、能源消耗持續增長,環境保護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
·2010年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基本遏制
《決定》指出,到2010年,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重點行業污染物排放強度明顯下降,重點城市空氣質量、城市集中飲用水水源和農村飲水水質、全國地表水水質和近岸海域海水水質有所好轉,草原退化趨勢有所控制,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態修復面積有所增加,礦山環境明顯改善,地下水超采及污染趨勢減緩,重點生態功能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等的生態功能基本穩定,村鎮環境質量有所改善,確保核與輻射環境安全。
·解決七大突出問題 飲水安全和重點流域治理居首
“要科學劃定和調整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切實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建設好城市備用水源,解決好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堅決取締水源保護區內的直接排污口,嚴防養殖業污染水源,禁止有毒有害物質進入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強化水污染事故的預防和應急處理,確保群眾飲水安全。”
·環保將納入領導干部考核內容
《決定》強調,要研究綠色國民經濟核算方法,將發展過程中的資源消耗、環境損失和環境效益逐步納入經濟發展的評價體系。堅持和完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環境目標責任制,對環境保護主要任務和指標實行年度目標管理,定期進行考核,并公布考核結果。評優創先活動要實行環保一票否決。對環保工作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應給予表彰和獎勵。建立問責制,切實解決地方保護主義干預環境執法的問題。對因決策失誤造成重大環境事故、嚴重干擾正常環境執法的領導干部和公職人員,要追究責任。
·將對環境違法行為加重處罰 重點解決“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問題
《決定》指出,要健全環境法規和標準體系,努力使環境標準與環保目標相銜接。對不執行環境影響評價、違反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三同時”制度(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不正常運轉治理設施、超標排污、不遵守排污許可證規定、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在自然保護區內違法開發建設和開展旅游或者違規采礦造成生態破壞等違法行為,予以重點查處。還要完善對污染受害者的法律援助機制,研究建立環境民事和行政公訴制度。
·城市污水、生活垃圾處理將全面收費 收費標準“保本微利”
《決定》明確,要全面實施城市污水、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收費標準要達到保本微利水平,凡收費不到位的地方,當地財政要對運營成本給予補助。《決定》指出,要運用市場機制推進污染治理。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污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營。推動城市污水和垃圾處理單位加快轉制改企,采用公開招標方式,擇優選擇投資主體和經營單位,實行特許經營,并強化監管。
·推行利于環保經濟政策 對不符合環保標準企業將不批用地、停止信貸
《決定》指出,我國推行有利于環境保護的經濟政策,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標準的企業,不得審批用地,并停止信貸,不予辦理工商登記或者依法取締。《決定》強調,建立健全有利于環境保護的價格、稅收、信貸、貿易、土地和政府采購等政策體系。政府定價要充分考慮資源的稀缺性和環境成本,對市場調節的價格也要進行有利于環保的指導和監管。
·《決定》細化循環經濟三環節
《決定》還細化了循環經濟三個環節:在生產環節,要嚴格排放強度準入,鼓勵節能降耗,實行清潔生產并依法強制審核;在廢物產生環節,要強化污染預防和全過程控制,實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合理延長產業鏈,強化對各類廢物的循環利用;在消費環節,要大力倡導環境友好的消費方式,實行環境標識、環境認證和政府綠色采購制度,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
·推動環境科技進步 開展環境與健康研究
《決定》指出,要強化環保科技基礎平臺建設,將重大環保科研項目優先列入國家科技計劃。開展環保戰略、標準、環境與健康等研究,鼓勵對水體、大氣、土壤、噪聲、固體廢物、農業面源等污染防治,以及生態保護、資源循環利用、飲水安全、核安全等領域的研究,組織對污水深度處理、燃煤電廠脫硫脫硝、潔凈煤、汽車尾氣凈化等重點難點技術的攻關,加快高新技術在環保領域的應用。積極開展技術示范和成果推廣,提高自主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