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7日,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就美國政府自主啟動3種紡織品保障措施調查及歐盟出臺特別保障措施行動指南發表聲明,全文如下:
2005年4月4日,美國紡織品協議執行委員會決定自主啟動對從中國進口的棉制褲子、棉制針織襯衫、棉制及化纖制內衣的保障措施調查;2005年4月6日,歐盟通過對中國紡織品特別保障措施行動指南,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作為中國全國性的紡織行業聯合會,代表中國紡織業界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200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紡織品服裝協定》如期取消,全球紡織品服裝貿易本應如期回歸自由貿易。然而美國政府仍然延續配額時期的思維,在本次美國紡織產業界未提出申請的情況下,在沒有提供任何證據的前提下,就擅自決定啟動對從中國進口的3種紡織品的保障措施調查,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對此深感震驚,強烈希望美國政府不要一意孤行,以一時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危及中美之間在紡織行業領域的長期合作。
關于歐盟出臺特別保障措施行動指南一事,歐方在紡織品特別保障措施行動指南中預先明確設定中國紡織品分年度的出口增長率,并作為歐委會自行啟動紡織品特別保障措施調查的標準,在沒有任何其他證據和不考慮來自其他國家進口的情況下,主觀認定來自中國進口的增長超過一定幅度即可對中國產品進行調查,也違反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工作組報告書第242段的有關規定。與歐方一貫表示的將最大限度地避免特別保障措施的態度相悖,該指南必將使中歐紡織品貿易環境更加不穩定,引發大范圍的貿易摩擦,嚴重影響中歐雙邊經貿關系,特別是雙邊紡織品貿易關系。不僅如此,歐方的做法還將使問題多邊化,對全球紡織品貿易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若歐方設定預警區間并將其公布,將嚴重影響歐盟主張自由貿易的形象,將嚴重打擊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成員對全球貿易體制的信心。
為此,中國紡織工業協會重申,中國紡織工業界一貫希望通過磋商及對話解決中美、中歐紡織品貿易中出現的問題,實現中美、中歐紡織業界的共贏。實施保障措施的貿易保護主義做法無助于問題的解決,美國、歐盟政府應當立即糾正貿易保護主義的做法,避免對中美、中歐經貿關系的大局產生不利影響。